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>综合新闻

让青春在研学中积淀芳华 ——蚌埠二中2023年春季研学系列报道(六)

发布日期:2023-05-05 16:01:25   来源:   阅读:201 次   保护视力色:       

五大行动/美育熏陶

让青春在研学中积淀芳华

——蚌埠二中2023年春季研学系列报道(六)

前    言

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、教育部等11部委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为指导,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核心育人目标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培养具有“平民情怀、君子品格、领袖气质,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”的时代新人。蚌埠二中创新研学模式,将2023年度春季研学活动作为学校“三博”课程体系的一部分——研学校本课程,进行研发和实施,由语文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四个教研组挑选骨干教师组成课程研发团队,结合我校学情、研学目的地实际和学科特色,精心设计了六条精品研学线路。

4月25—27日,蚌埠二中高二年级分批实施六条精品研学课程,在两天的研学活动中,同学们带着研学目标研游祖国大好河山,走出传统课堂,走进自然和社会生活,开阔视野,增长见识,培养团队意识,感受集体生活,提高实践能力,磨炼意志品质……

    以下推出蚌埠二中2023年春季研学系列报道,感受二中学子们研学的精彩纷呈。

 

赏人间四月天 品姑苏吴文化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都说“一朝入姑苏,满眼是江南”。四月底,在大家的共同期盼中,我们终于迎来了学校组织的苏州研学旅行。

1.jpg

  2.jpg

苏州城历史悠久,有着“水陆并行、河街相邻”的双棋盘格局,那一抹古城的幽丽,是自然与文化的掺拌,是千百年中华文化的润色。

3.jpg

4.jpg

百闻不如一见,远远就望见粉墙黛瓦,古色古香,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几何形建筑--苏州博物馆。

虽闻盛名已久,亲临馆下,才觉贝聿铭先生艺术审美之独到。它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,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,与周围环境相协调,身处其中,如诗如画。

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,馆内吴地遗珍、吴塔国宝、吴中风雅、吴门书画四个基本陈列熠熠生辉,令人魂牵梦绕。

如此传世之作,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?


5.jpg

拙政园是由明朝进士王献臣在家乡苏州所建,因认为自己不善于在官场上周旋,所以取名为拙政园。进园后,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古树,穿过拱门后,蓝天绿水交相辉映,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,薄雾轻轻的笼罩在林间,仿佛置身仙境。一些人坐在树荫下写生,描绘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温情,好不惬意。拙政园蕴藏着古人的审美与智慧,一步景一幅画,每一处景象都恰到好处,令人陶醉其中。

6.jpg

7.jpg

山塘街是一条古街,里面卖了许多老式甜点和小吃,色香味俱全。

随着夜幕的降临,古街在灯光的笼罩下别有韵味。

河岸边的灯笼,白墙黑瓦映射的彩灯,把山塘街的夜晚装扮的格外明亮,华灯初上,四周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,现代的商店与古代的房屋自然的融合在一起。

在这里,我们体验到了鲜活的吴地民宿风情。

8.jpg

想象中的同里,是那样的唯美,氤氲着江南泥土独特的芬芳,弥漫着一份伤古的悠情。一块青石板,一座古桥,一条古巷,一只灯笼,一座古宅……

事实上,同里就是这样。

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,各有千秋,毫不逊色,无一不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。在这里,园林、民居、小桥流水、老街深巷只等你来细细品味。

 

9.jpg
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,这首家喻户晓的《枫桥夜泊》就源于这里——枫桥景区。走过长长的浓荫小道,左侧京杭大运河上的船只来往不息,右边坐落着三三两两的小凉亭,转过一条小长廊,那就是枫桥。

10.jpg

11.jpg

苏州一行,我们领略了江南之美,也深切感受到了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这段最特别的共同回忆,也将永远留存在属于我们的青春画卷里。

 

撰稿供图:2112班陈思婷 施月文 张乐为

指导教师:窦月



-- 政府网站链接 --
-- 学校网站链接 --
-- 其他网站链接 --
-- 活动专栏链接 --

Copyright©2000 www.bbe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安徽省蚌埠市虎山东路889号 邮编:233000 联系电话:0552-2043733

公安机关备案号34030002000119 工信部:皖ICP备13002613号

师德师风投诉举报信箱:ahbbezbgs@163.com 举报电话:2043733

技术支持:安徽长泰科技有限公司